馬丁小道酒莊 Martin's Lane Winery

深刻.第一印象

回憶2015年的時候拜訪West Kelowna的傳教山家族酒莊 Mission Hill Family Estate。記得當時在他們的主品酒室門旁有個展示櫃,裡面放了一瓶馬丁小道酒莊的黑皮諾 Martin’s Lane Pinot Noir。 當時Martin’s Lane還是以Mission Hill的牌子出品的。 雖然沒有品嚐的機會,但是那瓶酒的2011年份贏得了2013年Decanter的世界最佳黑皮諾的高度榮耀,所以讓對品牌和聲望特別有共鳴的我,對這個名字留下了印象。 現在想起來,我當時應該是沒有辦法完全體會那瓶酒的故事。過了這些年,對品牌和聲望的共鳴有增無減,但是現在會多了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這種心態讓我能夠透過跟葡萄酒的邂垢而暸解它們背後的故事。

快轉到我打開馬丁小道酒莊 2014年份的佛里茲葡萄園莉思玲 Fritzi’s Vineyard Riesling: 當時是夏天的尾端,這瓶金色的液體照亮了我家的陽台。 雖然我同樣是四級特級品酒師的朋友大力推薦,我對這酒其實完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 即使如此,我也絕對沒有想過如此高濃縮度與層次的內涵可以在無拘無束的優雅姿態下輕鬆展現出來。 這瓶酒馬上擄獲了我的心。

創造.世界級酒莊

2021年7月9日。 我們的酒莊參觀時間定在早上11點。 但是我骨子裡過度準時的習慣讓我們提早半個小時到達。 雖然周圍還有一些施工的痕跡,這個建造在山坡旁、六層五段重力引導的酒莊看起來還是很壯觀。 我們把車停在梵谷頭像後面的停車場,剛停完,小孩子就說聽到哪裡有雞啼聲。 反正還有時間,我們在烈陽高照、攝氏三十度的氣溫下,往山坡上走去一探究竟。 半山坡上有一個農家和一個雞籠,聽說這裡的蛋會提供給隔壁雪松溪酒莊 CedarCreek Estate Winery的Home Block 餐廳使用(一定要去嚐嚐他們的食物)。 Martin’s Lane後面的葡萄園其實是CedarCreek的,我想Martin’s Lane建在這裡是重力引導設計的地勢需求,同時可以跟CedarCreek分享資源。

傳教山家族酒莊 (Mission Hill Family Estate) 的創始人,Anthony von Mandl,跟他的御用建築設計師,Tom Kundig建造了世界級的馬丁小道酒莊。整個酒莊充滿藝術氣息,設計理念結合了後現代與質樸的元素,也在暗示整個酒莊的精神和以Pinot Noir和Riesling為主的葡萄酒的品質與世界觀。

在那個週末,很巧地有一些朋友也不約而同到Okanagan Valley來玩。 當他們聽到我跟Martin’s Lane有約,都問是否可以一起來參觀。 我們這一團總共有五個家庭,每家都有一兩個小朋友陪同,各位讀者可以想像一下當時的聲勢浩大。 接待我們的Matt毫不厭煩地展現出專業精神,真誠地歡迎我們。

經過那個以缺耳朵的左邊傾聽地面聲音的梵谷頭像,我們進入了酒莊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黑色的螺旋階梯,說以升起的黑煙做概念來紀念2003年大火,也同時用了斐波那契數列 (Fibonacci Sequence)代表了葡萄藤的生長。 這些重視細節的設計理念在酒莊每個角落都看得到,在Matt沿途介紹之下,每個房間都給我們特別的感官饗宴,也感受到這個酒莊的格局。 他們有一個擺滿世界名酒的私人會議廳、有個擺了橡木桶的酒窖地板上鋪了紅色磁磚穿插一些24K黃金的馬賽克藝術品,Matt說這是代表了Pinot Noir與Riesling產量比例。

隨著黑煙階梯上到二樓,這裡又是個不同的感覺。 一個擺飾舒適的品酒廳,有以梵谷耳朵當酒標的限量版magnum酒瓶、低調高尚的座椅、利用磁力鎖可以改變方向的落地木條屏風、和一個Steven Spurrier在世時贈送的雕像。 這個二樓品酒室目的在提供給酒莊會員品酒休閒的空間。 我們坐在靠窗的長桌子前,品著不同單一葡萄園的葡萄酒,聊著每瓶酒的風土條件和釀酒工藝,是一個不同等次的享受。

這個難得的參觀體驗還是需要親身經歷才能夠全盤了解。 創造世界級酒莊需要有世界級的格局,其中背後的巧思、熱情、和努力真的需要我們更深入的探索。 這類酒莊的存在不光是為了自己,也同時能夠把整個產區抬到另一個高度。

在此特別感謝馬丁小道酒莊 Martin’s Lane Winery的團隊: 釀酒師與酒莊經理 Shane Munn、酒窖接待 Kathy Nichols和 Matt Lebedorr Jr.。 非常感謝你們熱情的招待!

傾聽.風土特性

馬丁小道酒莊 Martin’s Lane Winery釀造世界級單一葡萄園的Riesling 和 Pinot Noir。 總共有四個在北Okanagan Valley的葡萄園,由於土壤、朝向、高度、氣候的細微差別,每個都有自己的風土特性。 為了釀出代表性的葡萄酒,採收的時候經過幾趟手工篩選。 整個釀酒過程不用任何機器抽取,從壓榨、發酵、熟成、裝瓶都是靠重力引導。 每個不同葡萄園的酒釀造過程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所以展現出來的不同完完全全都是區域特性。

新西蘭出身的釀酒師 Shane Munn擁有研究數據分析和釀酒科學的學位。 曾經在世界各地吸取釀酒經驗:法國勃根地(Burgundy)、義大利巴羅洛(Barolo)、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 也在旅途中產生對生物動能農法 (Biodynamics)產生興趣。 把這些熱情與經驗帶到Martin’s Lane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Shaney在每個葡萄園裡鉅細靡遺,觀察每個微區塊其中的不同和代表風格後,選擇最好的葡萄,之後再以溫柔引導的釀酒理念,讓每個葡萄酒完美展現出自己的聲音。 這些著重於風土特性的葡萄酒看似簡單,其實灌注其中的熱情不可小覷。 建議喝過Riesling和Pinot Noir的朋友,先捨開先入為主的概念,嘗過他們的酒以後會讓你對這兩個葡萄種類改觀。

Naramata Ranch Vineyard

Martin’s Lane 最南邊的葡萄園。 擁有變化多端的地勢、土壤、和海拔。 以花崗岩為主的土質覆蓋著冰河淤泥。這裡種植了酒莊最老的Riesling老藤 (1976年)還有五個不同風土特性的Pinot Noir微區塊。 除了干型的Riesling和Pinot Noir以外,這裡還有酒莊唯一的Riesling冰酒。

Fritzi’s Vineyard

這個葡萄園是以創始人Anthony von Mandl老邁的母親命名的。是我個人最喜歡的葡萄園。 這個東南朝向的單一區塊葡萄園座落在休火山山腳下。 由於地勢和地質的關係,這個葡萄園能夠充分利用太陽的能量和石英質豐富的土壤。生產出來的Riesling和Pinot Noir算是Martin’s Lane酒莊裡層次與濃縮度最高的兩款酒。

Simes Vineyard

酒莊唯一朝北的花崗岩質葡萄園。由於朝向和緯度關係,是酒莊最冷的一個葡萄園。Pinot Noir種植在山坡頂端,Riesling種植在坡底,由上往下坡採收,這樣能夠保證採到的都是最佳熟成狀態的葡萄。 這個葡萄園釀出的酒都是偏明亮濃郁且輕盈的酒款。

Dehart Vineyard

這個是酒莊唯一100% Pinot Noir的葡萄園。 面向西邊的朝向,只比Simes溫暖一些。 土質是石塊和冰河淤泥。 這裡的葡萄酒偏向優雅含蓄卻充滿細節的風格。

NOTE: 我將會陸續添加品酒紀錄

Previous
Previous

Okanagan Pinot Noir - VinoZen Society Selection 2024

Next
Next

Martin's Lane Winery